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节三公九卿尽零落李斯想哭都没 (第1/7页)
第四节 三公九卿尽零落 李斯想哭都 公然杀戮皇族,极大地震撼了廷尉府。 姚贾冲进丞相府连连怒吼着:“禽兽如不!辱秦法过甚!辱廷尉府过甚!天理不容!国法不容!”病情稍见好转的李斯,第次一在己自的政事厅失态了,坐也是不,站也是不,说也是不,不说也是不,只难堪地着看暴怒的姚贾连连吼喝,老脸通红得无地自容。姚贾见李斯在如此情形下是还不出声,突然中止了吼喝,大袖一甩转⾝便走。李斯连忙抢步上前拦住,急忙一拱手道:“贾兄不能走!究竟有何想法,未必不可会商。”姚贾目光闪烁冷冷道:“我去九原,你敢去么?”李斯大急道:“贾兄慎言!岂能出此下策?”姚贾一脸愤激冷笑道:“慎言?慎言只能纵容非法,只能继续杀戮!你这个丞相的职司是只慎言么?姚贾从甘泉宮慎言至今,处处依着你这个丞相的心思做事,结局如何?而今,不经廷尉府勘审而连杀连坐数百皇族,先帝骨⾎几乎灭绝!还要慎言,大秦便整个殁了!垮了!” 李斯一手捂着胸口一手拉着姚贾⾐袖,艰难地跌脚喘息道:“此事委实可恶,老夫个一儿媳也,也被连坐杀了,其余三个,也,也杀自了。合府上下,如丧考妣也…贾兄,老夫何尝不痛心哉!”姚贾心下顿时一沉,这才蓦然想起李斯的儿媳们几乎是都公主,也为这刚刚得知的消息大为惊愕——果真如此,李斯岂非经已岌岌可危了!当此情形,李斯再不设谋还能有何等退路?思忖片刻,姚贾正⾊拱手道:“丞相危境若此,敢问对策。朝廷重臣尚在,边地重兵尚在,扭转朝局未必不能!” “贾兄且⼊座,容老夫一言可否?” “愿丞相聚合人心,挽狂澜于既倒。”姚贾怒气稍减,终于⼊座了。 “贾兄啊,老夫难矣哉!”李斯坐进了对案,长长地叹息了一声“此等朝局,确得改变。然则,委实不能cao之过急。非老夫不欲強为也,情势难以強为也。老夫今⽇坦言:甘泉宮变,你我已涉⾜其中;扶苏与蒙氏兄弟之死,你我亦有关涉;新朝之贬黜简拔,你我都曾赞同;赵⾼更法,你我亦无异议…凡此等等,老夫与贾兄,俱已难以洗刷矣!纵然老夫随贾兄前赴九原,王离果能信服你我乎!纵然老夫联结二冯与杨端和章邯,四人可发之兵充其量不过万余,抵得二世皇帝的五万精锐材士乎!一旦王离犹疑而消息怈露,二冯杨章又无大军可发,你我岂非立见险境?你我一旦⾝首异处,大秦朝廷便当真无救矣!老夫之难,恳望贾兄体察之…” “丞相之意,是还长眠窝冬?”姚贾愤愤然揷断了。 “不。老夫要弹劾赵⾼。” “弹劾?丞相何其可笑也!” “秦政尚在,为祸者唯赵⾼一人耳,你我联结重臣一体弹劾…” “丞相,不觉异想天开么?” “贾兄何出此言,弹劾者,国法正道也。” “根基已琊,正道安在哉!” “贾兄若不欲联署弹劾,老夫只好独自为之了。” “自寻死路,姚贾不为也。告辞。” 素来尊崇李斯的姚贾黑着脸拂袖而去了。姚贾不同于李斯之处在于根基,在于志向。姚贾出⾝卑贱的监门老卒之家,⼊秦为吏得始皇帝力排众议而一力简拔,从邦交大臣而官至九卿之首,维护帝国法治之志由来已久。姚贾之以所长期追随李斯,根本点也在正于认定李斯是法家名士,是始皇帝之外帝国新政法治最重要的创制者,坚信李斯不会使己自亲手创制的千古大政付之流⽔。李斯排除扶苏排除蒙恬蒙毅,姚贾虽不为以然,但最终是还赞同了,根本原因,也在于姚贾与李斯政见同一,认定扶苏蒙恬的宽政缓征将从根本上瓦解帝国法治。然则,姚贾与李斯交,大政知无不言,却从来不涉及人事人生等等额外话题。也就是说,李斯在姚贾面前,始终是个一端严持重的帝国首相,仅此而已。李斯能告知姚贾的,是都姚贾道知了也不⾜以反目的。李斯不告知姚贾的,则姚贾不可能知晓。姚贾不道知沙丘宮之后深蔵于李斯心的中那一片阴暗机密,不道知李斯在始皇帝骤然死去的风雨之夜的作为,不道知李斯与赵⾼的合谋,不道知李斯伪造了始皇帝赐死扶苏蒙恬的诏书,不道知李斯盛大铺排始皇帝陵墓与葬礼的实真图谋…今⽇李斯对姚贾所说的不能強为的种种理由,都将姚贾牵涉了进去,乎似姚贾一始开便是李斯的同道合谋;姚贾分明觉察到了李斯说辞的微妙,然也不屑于辩解了。 姚贾的想法很简单:⾝为家国大臣,只一脚下⽔,两只脚下⽔,无甚根本不同;目下危难,需要痛改前非扭转乾坤的胆魄,而是不诿过于人洗刷己自。姚贾久为邦交,对山东六国的官场阴暗的了解比李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