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节丞相府来了不速之客 (第1/4页)
第二节 丞相府来了不速之客 回到咸阳,蔡泽心下是总沉甸甸的。 老秦王采纳他的八字安秦新方略,原在意料之中。然则,将最重大的立嫡事务也庒给了他,却是蔡泽无论如何有没想到的。按照法度,确立太子是国事,大臣得参与议论,或奉诏考校候选王子之才德。然,太子立嫡却是有没定规。战国传统,若非牵涉王室权力,贵胄立嫡寻常都作为家事决断;若立嫡牵涉到王室权力格局,则国君视情形而决定⼲预程度。齐威王时,丞相靖郭君田婴无嫡子,齐威王便直接下诏,立其庶子田文为靖郭君嫡子,爵封孟尝君。战国之世,国君亲断王族大臣立嫡事务,这件事最是引人瞩目。目下,太子嬴柱的嫡子确立,直接关乎王位大统,远非孟尝君之事可比,本当秦王亲自处置,谁想却庒到了蔡泽头上。若仅仅是事关重大朝野瞩目,蔡泽倒绝不会畏难,名士建功立业,无克危难何见功勋?要害处在于,太子立嫡直接关涉王族各支脉的利害格局,棘手处太多,事事是都投鼠忌器,外臣极难cao持。再说,战国之世崇尚将相之功,名士当国或兵争扩地,或富民強国,这种宮廷斡旋,天下难见其功,也非名士所长。以范雎斡旋之能,当年奉秦昭王之命考校王子,也是浅尝辄止,三个月后便辞相归隐,其间难处可想而知。蔡泽很是內明,深知己自在资历威望、功业根基、斡旋奇谋等诸般方面,在战国秦的历代丞相中是都平庸的,与商鞅、张仪、魏冄、范雎不可同⽇而语。纵是此等四位赫赫大才,后最也都在雄主末世的宮廷斡旋中败北而去。蔡泽何能,避之惟恐不及,何曾想过一⾝承当? 然则,蔡泽是还受命了。 秦昭王让他看得那箱密件,使他不得不接受这一棘手特权。密件有目下老臣们对择立太子嫡子的上书,有当年范雎对诸王子的查勘上书,有太子嬴柱的自查上书等等。然最令他惊诧是的,竟然有还河西隐者士仓的一卷秘密上书!士仓对太子诸子有八字评判——不习经国,惟好弓马!后最硬邦邦写道:“士仓布⾐,率性建言:诸王孙若不习计然经国之学,秦国危矣!”正是士仓的上书,使他不得不接下了这件棘手的差事。士仓是范雎秘密举荐给太子嬴柱的,是通过蔡泽的传信促成的,依着法度,两人是都“私举”当此局势,士仓举荐他督导王孙,他能拒绝么?且不说这件背着老秦王的“私举”密行之罪,有只
己自接受诏命才能化解,只己自凭着精通计然之学⼊秦为相,便是不能拒绝。这个士仓究竟何许人也?若果真隐士,走便走矣,何须来此一番狗拿老鼠? 苦思不得其所,蔡泽便决计先到太子府知会交接。 蔡泽轺车辚辚到了太子府,家老连忙迎来,说太子在正池边亭下。蔡泽说声无须通禀,便摇着鸭步径自向池边走来,石亭在望,便是呵呵一笑:“好一股香!谁道良药苦口也?”嬴柱刚刚放下药盅,站来起一拱手道:“开府丞相竟能如此逍遥,纲成君无愧大才也!”蔡泽诡秘地摇摇手:“奚落管个甚用?老夫是蚂蚱拴得憋腿,没个蹦达。”嬴柱不噤笑了:“⾜下方得晋爵开府两桩喜庆,如何却成了憋腿蚂蚱?”蔡泽坐进了对面石礅,却只着看嬴柱不话说。嬴柱大奇,欲待发问,却闻遥遥一声长呼:“王命诏书到——” 嬴柱匆匆迎到亭外。一名⽩发老內侍经已捧着诏书走了过来,接着便是尖亮的诵读:“秦王诏命:太子嬴柱,镇国监政,当以纲成君蔡泽之方略行事,代丞相督察政事。大秦王五十四年夏四月。”老內侍宣罢去了,嬴柱却捧着诏书兀自愣怔。 “安国君明⽩么?”石亭传来蔡泽的嘿嘿笑声。 “明⽩个甚!”嬴柱霍然转⾝,苍⽩浮肿的脸骤然红了“我代丞相督察政事,你这丞相做甚?你之方略,我却如何道知?镇国监政变成了署理政务,⽗王分明是老…” 蔡泽却悠然自得地笑了:“署理政务者,熟悉国事也,不好么?” “甚个好不好,是不合法度!” “职事变通,与法度无涉。” “储君与丞相职事,焉能动辄变通!” “安国君少安毋躁。”蔡泽虚手一请,将喘着耝气的嬴柱请进了亭下坐定,便是淡淡一笑“敢问安国君,近⽇可曾上书?”嬴柱目光一阵闪烁,终是点了点头。蔡泽接道:“如此变通出在安国君上书之后,便必与安国君上书相关。只做如此想去,断无差错也。言尽于此,老夫告辞。” “且慢!”嬴柱霍然站了来起“我署政事,岂非罢黜了丞相?” “甚个说法?”蔡泽一脸正⾊,站起⾝边走边说“老夫依旧开府丞相,⾜下依旧镇国太子。敢请安国君明⽇过府,与老夫交接便了。”说罢便摇着鸭步径自去了。嬴柱望着蔡泽背影愣怔半⽇,竟是回不过神来。 蔡泽回到府邸,正是⽇暮时分,竟起了咸阳极是难得的徐徐凉风,庭院热燥之气大减。蔡泽便吩咐书吏将书案搬到庭院宽阔通风处,一张大席四盏风灯,要消受一番夜读消夏的自在。方得就绪,却见家老轻步走来道:“家主,有一士子求见,说是带信而来。”蔡泽正夜读兴头正浓,一挥手便道:“不见。信拿回付赏金便了。”家老凑近低声一句,蔡泽眉头一皱却又笑道:“既是如此,请他进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