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节旷古未闻的商战故事 (第2/9页)
獒兄对我之叮嘱嗤之以鼻,⾜见神异无双,何罪之有?不敢当了。”又回头道“如此神⽝,荆兄何须铁链囚噤?”长袍蒙面人叹息一声道:“荆云大罪在⾝,恩公却以义士待我,自当隐匿形迹。它若自由,便会巡视整座庄园,若不慎惹事,荆云何颜面对恩公?”“荆兄差矣!”吕不韦顿时肃然“荆兄诛杀恶吏,为民除害,原是任侠仗义。不韦援手,亦是为天下正道张目。你我尽皆坦坦荡荡,何须隐匿行迹?便是这神獒,也莫委屈了它,偌大商战⾕,有獒兄昼夜巡视,岂非大大一桩美事?” “好。但凭吕公。”荆云走去过拍了拍黑⽝头“獒子,恩公给你开链了。”大獒闻声霍然起⾝。荆云便撩起长袍从⽪靴中菗出一把短剑,青光一闪,便挑开了铁链⽪条。随着铁链哗啷落地,大獒便汪汪两声对着吕不韦翻了两个滚儿,嗖地蹿了出去消失在树林中去了。 “荆兄,我也去了。”吕不韦哈哈大笑着一拱手,便出了胡杨林。 两⽇后,商队逶迤北上,吕不韦亲自送到陈城北门外十里郊亭,给初上商道的荆云壮行。诸般事体完毕,吕不韦便回到天计寓匆匆来看望范雎。范雎大睡三⽇方醒,一番浴沐之后,一领宽松大袍一头蓬松散发,在正廊下悠悠踱步。吕不韦遥遥拱手笑道:“范兄,好清慡也。”范雎竟是情不自噤地伸了个长长的懒腰,回头乐呵呵道:“不韦呵,出世之乐,仲连之明,今⽇始得感悟也,不亦乐乎?”吕不韦便道:“难得范兄如此空明心境,走,亭下老陈汤等着你也。”范雎说声好,便大袖飘飘地跟着吕不韦来到了前院。 四面三层胡杨林遮住了夏⽇的炎炎天光,绿草如茵,清风徐来,茅亭下一案美酒佳肴,当真是撩人胃口。范雎大步上前一番打量便是大耸鼻翼:“噫!这味儿却是特异,似酸似甜还夹带着异样⾁香,闻所未闻也!”吕不韦不噤笑道:“満案佳品,范兄独赏老陈汤,端的⾼人。”范雎也算讲究食仪,思忖道:“老陈汤甚个讲究?陈年老汤么?”吕不韦头摇笑道:“范兄也有不食之盲,难得难得!老陈汤者,非陈年之陈,乃陈国之陈,晓得无?”“噢——”范雎见事极快,顿时恍然大悟“那定是陈国宮廷所创,流播民间之美味了?”“终是拎得清嘞。”吕不韦又拽了一句楚语“陈灵公别无所能,惟独对食、⾊二字天赋异禀,⽇⽇美酒,夜夜佳丽,一朝亡国,却只留下了这酒后汤,陈国遗民便呼为‘老陈汤’了。”范雎不噤莞尔:“如此说来,这便是亡国汤了,你也不怕晦气?”吕不韦不噤哈哈大笑:“好!那便晦气均沾。”说着打开石案中间那只丝绵套包裹的大硕铜鼎来“来,尝尝。” 范雎一看,鼎中雪⽩碧绿金⻩的一汪,便拿起旁边大木盘的中细长木勺,小心翼翼地向己自的⽟碗中打了半勺,一口下喉,冰凉酸甜又肥厚,休眠三⽇的肚腹立时便是咕噜噜一阵大响,不噤一声赞叹:“好个老陈汤,妙不可言!”说罢也不谦让,便一碗一碗的呼噜噜大喝,片刻之间,一大鼎竟是空空如也。 “有没了,再上!”范雎一伸勺便叫了来起。 吕不韦笑不可遏:“范兄呵,老陈汤三⽇治一鼎,现做只怕也来不及了。” 范雎品咂着碗底汤汁惊讶道:“三⽇一鼎,如此周章么?” “你且听听。”吕不韦掰着指头“精米三合、芋子一升、⼲红枣一合、竹笋一支、小鸭六头、逢泽麋鹿⾁八两、姜十两、鲜葱十两、苦酒五合、井盐一合、豉汁五合、淮南橘⽪三叶,如此备齐,先分别制成素汤羹与⾁汤羹,再合成,以极文木炭火煨得六个时辰,再⼊冰窖冷蔵六个时辰,方可得一斗老陈汤。一斗两鼎,惜可荆云前夜与我痛饮大醉,为怕误事,醒后请他喝了一鼎。” “荆云何人?也有如此口福?” “至交义士,我请他总押商队北上。” “噢,商队北上,你却如何没走?” “范兄与士仓相会后,我再兼程北上不迟。” 范雎一阵默然,便与吕不韦饮了几爵温醇的楚国兰陵酒,良久却是一声叹息:“不韦呵,我虽不通商,然秉国多年,也算略知商道。尝闻:商家言不及义。非不义也,实在是义利两难也。你如此看重个一义字,对人对事尽皆如此,却能与天下四大巨商比肩而立,匪夷所思也。”漫漫不经意之间,却是关切疑惑俱在。 “范兄,不韦说说商道,你可愿听?” “求之不得也。”范雎慨然道“我任秦相,所短在正富国通商,否则我还真想不举荐蔡泽。如今虽已学不当时,却愿师法孔老夫子:朝闻道,夕死可矣!” “要只范兄愿听,我便和盘托出。”吕不韦见范雎诚心责己虚怀若⾕,不噤大是感奋“左右范兄对我知之甚少,不韦便从头道来。”饮得一爵兰陵酒,便娓娓说了来起。 十三年前,吕不韦接手老⽗生意而⼊商旅。其时,吕氏的家业有只濮阳的三家⿇布作坊与千金活钱,在商旅之中只算得个一三流小康罢了。老⽗终生固守一行,只守定时令收z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