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夜上屯山访女鬼  (第4/7页)
大阴谋,所幸咱们已经有人在该组织卧底,已经逐渐能测知对方行动了。”    胡梭笑道:“刺激!有了这种对手真过瘾!”    倪半仙神色一怔,道:“马姑娘,听你言中之意,你已经多多少少了解对方之底细,可否说来听听?”    红衣姑娘绽颜一笑,娇声道:“当然可以,我在来此之前花了一番工夫,总算查获了一些消息。”    红衣姑娘接着将事情道了出来,…    天津桥是洛阳一大古迹,在安乐窝之北。    凡是繁华热闹的地方必多茶馆、酒肆、客栈之类,不错,这“天津桥”一带的茶馆、酒肆、客栈可谓林立。    这天日方偏西,繁华热闹的“天津桥”附近来了个人。    “天津桥”一带一向是熙来攘往,行人如穿梭,车如流水马如龙,来了个人该不足为奇,原本称不得稀罕。    可是这个人不同,另有他的奇特之处。    那是一个身穿一袭雪白衣衫的年轻人,这年轻人身材颀长,步若行云流水,潇洒而且飘逸。    那颀长的身形,隐隐透着一种常人所没有的东西,真要仔细评晶,那该是一种高华的气度。    这位年轻人有一双修长白皙,手指根根如玉的手,却长着一张色呈淡金,长眉细目,称不得俊美的脸。    这位潇洒飘逸,人似临风玉树的白衣客,对那繁华,热闹的眼前景物视若无睹,在人群中,背负着手,迳自向一家名唤“真古锥”的客栈。    “洛阳”文风特盛,又是中州所在,也许因为这个原因“洛阳城”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温文有礼,脸上永远挂着笑。    站在那客栈门前,招徕客人的店伙尤甚,站在门口不住冲着每一个过往的行人躬身哈腰打招呼,好似每一个行人都是他的主顾。    当然,这里的确有真主顾,像这位年轻的白衣客就是一个,他便是认准了“真古锥”而来。    一见主顾上门,店伙忙迎前躬身哈腰陪上笑脸:“客官要住店?”    读书人一向知书达礼,白衣客温文地报以一笑,点头说道:“是的,小二哥,可有清静上房?”    那店伙一个劲儿地直点头:“有,有,有,正等着客光临,包你中意。”    白衣客微微一笑,道:“小二哥真会做生意。”    说着迈步进了客栈。    适时,柜台里迎出了掌柜的,那是个瘦削的老者,身穿黑衣布裤,戴着老花眼镜,手里还拿着根旱烟袋。    他近前迎着白衣客哈一哈腰,侧身向柜台旁摆了手:“谢谢客官光临,请这边先坐坐,小老儿这就叫伙计去收拾一间上房去。”    白衣客一声:“多谢老掌柜的。”举步向柜台旁行去。    在柜台旁坐定,老掌柜亲自倒了一杯热茶,双手了递过来。    白衣客忙称谢接过,放在桌上。    白衣客这里放好了茶杯,老掌柜的那双老眼深注,未语先笑地拉下次生意,连络感情,开了口:“客官仙乡何处?”    白衣客含笑说道:“有劳老掌柜动问,我是江南人氏。”    老掌柜的一点头,笑道:“江南风光极好,除非是江南,别处也不会有像客官这等倜傥不群的人物…”    白衣客淡淡一笑,道:“多谢老掌柜的夸奖。”    老掌柜的忙道:“小老儿是句句真心话…”    一顿,接道:“客官光临敝地是…”    白衣客笑道:“我游学四方,遍访山水,一路上偶而也做做生意。”    老掌柜的为之一怔,隔的老花眼镜瞪大一双老眼:“客官还做生意?”    这难怪他惊奇诧异,游学便游学,寻山水之胜,做生意便做生意,那有连在-起,混为一谈的?    休说老掌柜的这么大把年纪没听说过,就是换了任何人也会摇头,谁听说过?    可是白衣客点了头,含笑说道:“不错,老掌柜的,寒家清贫,没有太多的川资,若不路做做生意,那来的盘缠?”    竟也有理。    老掌柜的点了点头,道:“那…客官是做那一行?”    白衣客一摊双手,笑道:“读书人能做什么?老掌柜的瞧我又能做什么,不外乎学以致用,替人家写写画画,拆个字,批个流年,治治病,另外还带看看风水。    天,他会的可真不少。    老掌柜的又点了头,他尚未说话,突然    “客官,您会不会拿妖捉鬼?”    原来,刚才那店伙不知在何时已经出来了,此时,正站在白衣客背后,这时突然在半途中插了一句话。    白衣客吓了一跳,也为之一怔,转脸后顾,道:“拿妖捉鬼,这怎么说?”    老掌柜的隔着老花眼镜瞪了老眼。    店伙不敢再说,可是又不得不说,嗫嚅半天方道:“我听说会看风水的地理先生者会拿妖捉鬼?”    白衣客:“哦!”了一声,失笑说道:“拿妖捉鬼,那是‘虎龙山’张天师或者茅山老道的事,要不然就去找那位钟馗,我不会…”    话锋一转,道:“怎么,小二哥,实号有什么不安宁吗?”    白衣客问得好,这回店伙还没说话,那老掌柜的已抢了先,忙摇头说道:    “不,不,不,不是小号,是‘洛阳城’这一带,客官知道,邙山就在左近,所以,所以这带难免有点不太平…”    白衣客点点头说道:“原来如此,北邙素称鬼域,南麓集有汉唐晋三朝的帝王陵寝,自从光武明章诸帝而下,历代的达官贵人亦多葬骨于此,积而久之,重叠皆墓,俗话有邙山无卧牛之地之说…”    老掌柜的接口说道:“是的,是的,客官说得一点不错。”    白衣客淡然一笑,道:“只是,老掌柜的,贵地当真有什么闹鬼的实例吗?”    老掌柜的-惊,嗫嚅说道:“这个,这个…”    这个了半天,未能这个出什么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