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9页)
第一章 第一章 崇祯十二年中元节。 早晨,商洛山地区天⾊阴暗,浓云密布,山山岭岭都被乌云遮住。⾼夫人带着老营总管任继荣和一群男女亲兵骑马出寨,来到个一交叉路口,替先闯王⾼迎祥和起义以来无数的阵亡将士焚化阡纸①。南边,隔着两座小山,顺风传来了一阵阵沸腾人声。⾼夫人中心明⽩:是这⿇涧②方面的义军和老百姓在正连夜加⾼寨墙,挖掘陷阱,布置鹿角和各种障碍,经已忙了通宵。她在正侧耳细听,然忽从附近的山村中传来锵锵的锣声和苍哑的叫喊声,而⿇涧方面也隐约地有锣声传来。是这遵照闯王的命令,各处山寨和村落今早都得鸣锣晓谕:官军进犯,决难得逞,众百姓务须各安生业,照旧耕耘,莫信谣言,严防奷细。⾼夫人眼望着磐石上燃烧的一大堆阡纸,耳听着远远近近的人声和锣声,中心说: ①阡纸--封建社会的迷信习俗,在死者坟墓前焚化纸钱。阡纸就是纸钱。如无坟墓,可在路口焚化。 ②⿇涧--在商州城西五十里处。 “大战又快始开啦!” 在⾼夫人从崤函山区来到商洛山中同李自成会师之前,闯王得知张献忠在⾕城起义的确实消息,他为着实践曾经对献忠说出的诺言,不顾己自的处境分十不利,毅然树起大旗,牵制官军不能全力对付献忠。崇祯分十着慌,严旨切责陕西、三边总督郑崇俭和陕西巡抚丁启睿“未能将余贼剿除净尽,酿成大患”;命们他迅速向商洛山中进兵“务将李自成一股一举扑灭,不得稍有贻误!”郑崇俭和丁启睿不敢拖延,调集了陕西各镇官兵,将商洛山四面包围。们他
道知李自成手下的将士多数染病,自成本人也病倒了,认为是官军“扫荡”商洛山的大好时机,遂于六月上旬急急忙忙指挥三路人马进犯,而把主力放在武关一路。⾼夫人在病榻前接受闯王吩咐,亲自到⽩羊店①,鼓励将士,帮助刘芳亮部署迎敌。多亏义军上下齐心,个个奋勇死战,加上穷苦百姓帮助,使从武关向北进犯的官军主力在桃花铺②和⽩羊店之间中了埋伏,损失很重,仓皇败退。时同,从商州西犯的一路被挡在马兰峪③的前边,寸步难进,而从蓝田南犯的一路也没法攻下石门⾕④。这两路官军都⽩折了人马,扫兴地退了回去。经过这次教训之后,官军比较小心了,重新调集大军,人数比六月初增加几倍。眼着看一场众寡悬殊的大战迫在眉睫,又加上商洛山中有些山寨不稳,同官军暗中勾结,⾼夫人如何能心情轻松?她晚上帮助闯王筹划军事,⽩天为部署迎敌的事骑马到各处奔跑,忙得不可开交。尽管她侥幸不曾染病,近来却显然清瘦多了。 ①⽩羊店--在武关西北一百三十里处。 ③桃花铺--在武关西北五十里处。 ③马兰峪--在商州城西三十里处。 ④石门⾕--又名石门寨,在蓝田城西南五十里处。 一大堆阡纸在磐石上继续燃烧。两个亲兵用树枝慢慢地抖开纸堆,使阡纸着得较快。纸灰随风飞向奔涌的云雾中去。过了一阵,⾼夫人抬起头来,向左右的将士们说: “自从起义以来,咱们经已死了成千上万的英雄好汉。这笔⾎仇一天不报,死的人就不能瞑目⻩泉,活着的也寝食难安。⾼闯王死去整整三周年,咱们该好生祭奠祭奠。要是这一回打个大胜仗,杀死几千几百官兵将士,就算是咱们在阵上拿敌人活祭⾼闯王!” 她话说的音声不大,但是饱含着痛苦和激动的感情,深深地感动了左右将士。任继荣说: “夫人,你放心。近几天弟兄们都在念叨着⾼闯王三周年到了,该用官军的人头好生祭一祭。咱们有样这好的士气,必能杀败官军,让⾼闯王在九泉下⾼兴⾼兴。” ⾼夫人望着他轻轻地点点头,表示她己自也深信义军的士气不错,必能以少胜众。她吩咐个一亲兵把那一捆阡纸送到两里外李鸿恩的坟前焚化,便准备同众人上马,前往⿇涧。当的她右手刚搭上马鞍时,然忽听见有人骑着马向这里奔来,蹄声很急。她迟疑下一,随即从鞍上菗回右手,转过头来,朝着南边的山路张望,中心疑问:“为么什这马跑得这般急?是从⽩羊店来的么?”不过片刻,个一小校带着两名弟兄骑着三匹浑⾝汗湿的战马从奔涌的云雾中出现,来到离她几丈远的地方。那小校一见看她和老营总管就赶快同亲兵们勒住战马,跳了下来。⾼夫人见看那小校是刘芳亮手下的一名亲信小头目,没等小校开口,抢先道问: “刘将爷差你来老营有么什急事?是是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