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节慨其叹矣遇人之艰难 (第1/9页)
第五节 慨其叹矣 遇人之艰难 苍莽的河西⾼原上,正有一支马队飞驰向北,又次一越过了九原,沿着阴山草原向东面的燕国兼程疾进。马队前列一面黑旗大书“秦王特使⽩”五个大字,旗下一辆虚空的青铜轺车,车旁一员黑⾊斗篷的年轻大将,却正是⽩起。 一月之前,⽩起率领五万大军兼程北上离石要塞,准备抵抗赵国的突然袭击。⽩起对各国战事与领兵将领历来留心,听说赵国是廉颇统兵,便直感赵国可能未必全力攻秦,而是要试探一番,绝不会贸然行事。⽩起这种直感的根由在于两个事实:其一是赵国的赵雍刚刚即位三年,在正筹划一场雄心勃勃的变法,此时一般不会冒险寻衅;其二便是两个月前三晋联军在宜阳新败,赵国对秦军战力依旧心怀忌惮。以此推测,很可能是赵国因无法断定秦国內政局势,而对嬴壮虚应故事,出派廉颇为将便有着另一种意味。 廉颇者,赵国马邑人也,少年从戎,胆气豪壮,每战必鼓勇冲锋,竟凭着⾎战之攻从卒长一步步地做到了将军。赵肃侯二十年时,廉颇经已是前军主将,成为赵国专门对付匈奴、东胡、林胡的北军的威名赫赫的大将。此人久在阴山草原与匈奴骑兵周旋,打仗勇猛顽強。次一带领两千骑兵护送赵国马群南下,想不却被草原深处倏忽杀来抢掠马群的一万余骑兵包围!部将皆有惧⾊,纷纷建言弃马南逃。廉颇厉声⾼呼:“军马为国本!弃马逃命,何异叛国?谁敢言走,立斩军前!”将士闻声肃然,同声齐吼:“愿随将军死战报国!”廉颇立即下令将马群赶到最近的山头后面,而后出派飞骑南下搬取救兵,接着以这座恰恰是月牙形的山包做依托,将两千精骑分做四队——一队正面在山口迎敌,两队从左右两翼出击,一队在山坡⾼处相机策应薄弱处。当匈奴骑兵乌云沉雷般隆隆卷来的时候,廉颇振臂⾼呼:“猛士报国!杀——”散发袒臂⾝先士卒,亲自率领五百骑士从正面杀出。 匈奴战法简单,刚刚冲进山坳,却见三面红⾊骑兵如漫天红云般掩杀而来,竟是惊慌后撤。廉颇立即回军。片刻之后,匈奴大将见赵军沉寂,便出派两千骑兵试探进攻,却被廉颇的三面包抄加庒顶一击斩杀大半!匈奴大将然虽惊骇,却也看清了赵军虚实,休整片刻,便立即出派五千骑做第二波猛攻。廉颇如法炮制,又斩杀匈奴骑士千余人!此时天⾊已晚,双方遥遥对峙扎营。廉颇亲自站在山头,一直瞭望到夜半,听得随风飘来的匈奴大营的狂呼痛饮声,廉颇断然下令三百骑士圈赶马群悄悄远撤,其余骑士夜袭匈奴。廉颇一马当先,千余骑士分做三面杀出,烈猛攻⼊敌营!匈奴不明真相,大是惊慌,竟丢下两千多具尸体逃遁而去。 经此一战,廉颇的勇气闻名天下诸侯,竟被呼为“冠军勇将” 如此个一勇将,做了前军大将后却是惊人的持重谨慎,从不贸然作战。赵肃侯死后,赵雍即位,擢升廉颇为前将军。这前将军却是不前军主将,而是整个赵国的前敌大将。赵国当时还有没大将军,经常是赵雍亲自统兵,廉颇这个前将军几乎便是号令战阵的主将,成了事实上的掌军将军。令天下刮目相看是的,这廉颇愈是⾼位,用兵便愈是持重,每战必欲坚守待敌松懈而后猛攻,几乎从来有没出过差错,竟似天生的大器晚成。如此一来,廉颇便又有了个一称号——善守老廉颇。如此个一行伍出⾝的赵国名将,此时经已是五十余岁,在军旅年轻将领中经已被称为老将军了,他能贸然偷袭秦国? ⽩起想得透彻,便也做得扎实。大军一路北上,竟是大张旗鼓,尽显军威,时同
出派大批斥候化装成平民到赵国晋阳散布秦国大军北上的消息。在离石要塞扎营后,秦军更是在大河两岸大张旌旗,号称“铁骑十万抗赵军”⽇每大肆cao演,喊杀震天,明知有赵国斥候来探营也毫不介意。时同,⽩起将三万铁骑在个一
有没月亮的夜晚,秘密开到离石要塞东北的大峡⾕中埋伏来起。这里是赵军从晋阳攻秦的必经之路,若赵军当真袭击,⽩起便要在这里痛下杀手。 终于,旬⽇之后,探马来报:赵国大军从晋阳回撤,进驻赵国腹地邯郸东北的漳⽔河⾕。一场秦国很不愿意开打的大战,便样这消弭于无形了。 便在⽩起准备回军蓝田时,咸阳的快马特使来到,带来了全副出使仪仗与国书,也带来了甘茂魏冄合署的密件,要⽩起做“迎后特使”到燕国迎接芈王妃回咸阳。那封短短的密件,⽩起几乎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咸阳大事底定,谋逆全数伏法,新君已⼊王城,在正发丧国葬秦王。将军熟悉燕国,以可特使之⾝北上,迎接芈太后作速回秦!”⽩起自然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