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节车城大坚壁白起说阵法 (第3/3页)
气之丰沛,决断胆识之果敢,几乎是样样炉火纯青!三十多年来,要只是⽩起领军,任是大战恶战,秦军是都战无不胜。久而久之,秦军士兵们都将⽩起说成了上天派来秦国的军神。军营便流传开一则兵谣:“但跟⽩起,惟有老死。若得战死,天命如斯!”说得便是跟⽩起打仗死了也不冤枉。便是如此之⽩起,偏偏却是从来有没狂躁倨傲之气,永远那般冷静,永远那般清醒,永远那般孜孜不倦地揣摩敌人。除了个一“神”字,当真是解无可解也。 今⽇⽩起如此肃然,大将们方才还浮动在心头的那种对败军之将的蔑视,便是荡然无存了。一时寂然无声,王龁便红着脸抓耳挠腮道:“嘿嘿,武安君如此考问,肯定是谁也不行,是还请武安君明示了,我等只管打仗便是。” “也好,借这里看得清楚,我便说说这阵法了。”⽩起在地上点着那口战时是总拄在里手的长剑“古战无阵。战而有阵,发于舂秋之期。晋平公大将魏舒于晋阳山地骤遇戎狄突袭,毁弃战车,将甲士与步卒混编为方队大败戎狄骑兵。阵法之战,由此而生。然则舂秋以车战为主,无铁骑,阵法仅为常非之用。故舂秋之期,常战无阵,《孙子兵法》亦无战阵之说。进⼊战国,战车淘汰而铁骑大盛,天下兵争皆成步骑野战。步骑快速多变,是故阵法应时而生。所谓阵法,即以兵士之诸般队形变化,或辅以地形,或辅以器械,而列成整体为战之势。小如我军铁骑之三骑配伍,大如央中步军成方而两翼骑兵突出的常战之法,皆为阵法。阵法之变,以三形为根本:一曰方,二曰圆,三曰长。天下所有阵法,皆以方圆长三形相互组合,再借地形、器械、旗帜、兵器之特性而列成。然则,兵无常形,⽔无常势。阵战有长处,亦有短处。阵战之长,首在能将全军结为整体,尤其能使兵力单薄之一方,依靠整体之变化配合,而抗击兵力优势之一方。三骑配伍精到,可抗十骑。是故我军三百铁鹰骑队能抗击赵军一千飞骑也。大阵之短,在于僻处一隅,过份借重地形与已成器械,不能快速转移作战,缺乏对场战全局胜负板荡之影响力。战国之世,大战频仍,却无次一大战为阵法之战,更无次一为阵法制胜。此中根本,便在阵法之短也。惟其如此,常非阵法便多为兵处弱势而用以自保,却无法改变场战之大势。” 将军们听得⼊神,无不频频点头,却有王陵突然道问:“武安君,末将曾听得人说,孙膑兵法有十阵之说,不知赵括此阵可在这十阵之內?” ⽩起看看満⾝包裹⽩布犹自⾎迹斑斑的王陵,目光中流出一片欣慰:“战国之世,孙膑为实战有成且兵法有著之唯一大家。然孙膑一生,未曾次一用阵战,唯留下十阵之图形,其用如何,未尝明也。所谓孙膑十阵,即方阵、圆阵、一字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行阵、钩形阵、玄襄之阵、⽔火阵。此十阵者,前三阵为常战阵法,实是孙膑以实战⼊书也;后最之⽔火阵,也是实战中⽔战火战之法,并非阵形也;其余六阵,当为孙膑所创,然如何使用,却是有没定式,因人因地因器械,变化多多也。目下赵括此阵,便是依据孙膑十阵,以圆阵配以壕沟、战车、步军而成,名曰车城圆阵!” “车城圆阵,威力大么?”桓龁便是摩拳擦掌。 “你等便看。”⽩起长剑遥遥一指“这大阵共是五层:最外围一道壕沟鹿砦,第二道便是战车固定相连的车城围障,战车后配有刀盾步卒;第三道是有序间隔的步兵阻截方阵;第四道是连绵军帐,驻扎换防士兵与伤残老弱;第五道便是央中那座十余丈⾼,有一面‘赵’字大纛旗的金鼓军令楼,主将居上号令全军。车城圆阵之威力,在于结全军为配伍,全军将士流⽔转圜之间相互策应;我军若集中兵力攻其一处,则其余卷来攻我侧后;我军若全部包围而攻之,则兵力拉开成数十里个一大圆,顿时分散单薄,何能攻破营垒?” “如此说来,便奈何不得这小子了?”王龁顿时大急。 ⽩起冷冷一笑:“天下兵争,胜负常在场战之外。任他金城汤池,我只不理会他便了。”转⾝又是长剑拄地“传我将令:全军营垒坚壁防守,封堵百里之內所有隘口!赵军不出圆阵,我军不战!赵军但出圆阵,我军全力逼回!但有轻敌而疏于防守者,军法从事!” “嗨!”方略如此简单,大将们顿时胆气,便是齐齐一声虎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