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04章 (第2/2页)
其实更多的是在制作豆腐时的感悟,当真内心宁静。” “行了,为了庆祝薇拉第一次压出豆腐,中午咱们吃豆腐宴。”方默南起身说道。 “那就有口福了。”常久春笑道。 “那天没有口福。”薇拉呛声道。 “好男不跟女斗!”常久春嘴里嘟囔道,不过声音小的薇拉听不见。 “说什么呢!肯定说的坏话。”薇拉怒瞪着他道。 “我还有事,你们忙吧!”常久春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跟女人争执这么没品的事,他才不干呢!可是过一会儿他就被香味儿给勾搭回来了。 “呵呵…”方默南摇头失笑。 *********** 豆腐有着数不清的地方名特产品,可以烹制出不下万种的菜肴、小吃等食品。这是同豆腐及其制品具有广泛的可烹性分不开的。 豆腐的包容性很强。它可以单独成菜,也可以作主料、辅料,或充作调料;它可以作多种烹调工艺加工,切成块、片或丁…或炖、或炸、…;它可做成多种菜式,多种造型,可为冷盘、热菜、汤羹、火锅,可成卷、夹、丸、包等等还可调制成各种味型,既有干香的本味,更具独一无二的吸味特性“豆腐得味。远胜燕窝” 豆腐宴是传统红白喜事中的宴客礼仪用膳。随着素食文化的兴起,拓展的豆腐宴的外延。尤其是农家乐的兴起,豆腐宴大行其道。 火盆是旧时北方农村冬季取暖器具,隆冬时节。在其上放一沙锅。加以白菜、豆腐、五花熏rou等。则成火盆锅。 隆冬时节,大家围坐,热热闹闹的。象征来年日子红红火火。 制作时以一主锅为主,放入五花熏rou、白菜、鲜豆腐、冻豆腐、炸豆腐等。其特点是以素为主,荤素搭配,油而不腻。 豆腐宴当然以豆腐为主了, 再好的豆腐,关键还在制作。方默南可是下了功夫了。 煎豆腐,其豆腐做得两面干黄,无丝毫卤汁,微微有些车螯的鲜味,而盘中却全无车螯或他物。 豆腐两面去皮,每块切成十六片,晾干。用猪油热灼,清烟起才下豆腐,略洒盐花一撮,翻身后,用好甜酒一茶杯,大虾米一百二十个。如无大虾米,用小虾米三百个。先将虾米滚泡一个时辰,秋油一小杯,再滚一回;加糖一撮,再滚一回。用细葱半寸许长,一百二十段,缓缓起锅。 “咦!南南,这是做的蒋侍郎豆腐。”林老爷子看着方默南的手法说道。 “看出来了。”方默南挑眉道。 “嗯!你对吃可真是下功夫。”林老爷子宠溺地点头道。 方默南笑而不语,现在修为,做这些美食不在话下。 “王太守八宝豆腐!”林老爷子有道。“用嫩片切粉碎,加香蕈屑、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鸡屑、火腿屑,同入浓鸡汁中炒滚起锅。用腐脑亦可。用瓢不用箸。” “吃起来又软又滑,专门给老人吃的。”林老爷子点头道。 “光是看馅料,就知道一定好吃了。”常久春咂舌道“尤其是农场的食材,绝对的没得说。” “香…”薇拉深吸一口气道。 “它们怎么称为蒋侍郎豆腐、王太守八宝豆腐。”常久春问道。 林老爷子细细讲解它们的出处“这两道菜清代的大才子袁枚袁子才《随园轶事》中记载的…” 听了老爷子一番讲解“这豆腐皇帝吃过的。”薇拉问道。 “嗯哼!康熙皇帝吃过的。”常久春点点头道。 “这个我知道,跟我们彼得沙皇同一个时期的。”薇拉说道。“两个都是雄才伟略,大气磅礴的君主,不过很可惜…。” “我来说吧!在重要的历史关头驶向截然相反的方向:彼得使俄国迅速走上近代化道路,雄踞欧亚,傲视全球;康熙最终没能跨越封建体制,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很快步入落日辉煌,由一个洋洋自得的天朝大国急剧坠入落后挨打的悲惨境地,并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蹂躏。对此,马克思情不自禁地发出史诗般的浩叹: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林老爷子平静地说道。 气氛有一点儿凝滞,现实残酷,令人刺耳,历史却改变不了什么,却能激励着后人。 “咱还是赶紧说豆腐吧!方医生这又做的什么?”常久春问道。 “菠菜豆腐羹。”方默南说道。 “这个传说,我听过,话说乾隆南巡,到江南海宁陈家,吃菠菜豆腐羹而欣赏其色味,欣然题名为‘红嘴绿鹦哥烧金箱白玉嵌’。”常久春拍手道“我说的可对。” ps: 求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