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49章 (第1/2页)
第1049章 柳水寒离开,方默南挥手让包厢里的服务员退下,起身打开包厢的半边窗户,整个湖区的景色是尽收眼底。“果然景色极美!” 湖水由于地热而高温,颜色因为水中含有的矿物质而呈现出蓝色,真的是非常蓝,绝非近似蓝色。湖底的泥浆是白色的,因为湖水位于石灰岩之上,这也使得湖岸看起来好像白色的沙滩。湖水周围的陆地呈现出黑色或绿色,绿色的是苔藓。由于是冬季,所以湖水中的热量迅速散发到空气中,带起一大片水汽。真是“云蒸霞蔚”是对蓝色温泉湖最好的描述。 湖区周围由于气温较高,没有植物生长,不过远处可是竹林幽幽,能听见雪花飘落在竹叶上沙沙声。 竹子四季常青,其实冬季竹叶也掉落一些,只不过不会像其他落叶的乔木,掉光光。 竹子与松树、梅花是华夏冬季三大吉祥植物,合称为“岁寒三友”古代的文人墨客常以咏竹、画竹为趣。白雪皑皑一片,竹子仍在严寒中穿着绿衣,屹立不倒。 “这里的竹子可真多。”姥姥抿口茶道。 “妈这还是在城市里,你去山里看看,那漫山遍野的都是竹子,我算是见识过了。”方妈接着道“古有:宁可食无rou,不可居无竹。无rou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这一说法。在农村,竹子与老百姓的生活更密切,家家都种有竹子。” 方妈笑着说道“这还是这些年修养声息蓄积量回升来着。这里楠竹传说有5千年的历史,早在清朝康熙年间这里就有‘竹影蟾光洁、桂影有余光’、‘月来窗写竹,风过彻梳荃’的诗句。清末至民国初年,楠竹已遍布全境。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楠竹为革命作出过贡献。北洋军阀在北上失败后,向北退守这里,由于时遇汛期。城外围的西河水深面阔使北伐军攻城造成极大困难。这时,城内的百姓用楠竹钉成数百艘竹排,架起浮桥;用竹筒装水送饭;用竹笋壳打草鞋送给北伐军;抬着竹担架抢伤员。到了1938年日寇侵占这里后,境内西北部一带等平丘地域因处铁路、公路沿线,竹林被毁坏一空。幸存的楠竹林,主要分布在东南和西南低矮山区。 不过现在嘛!总算恢复起来了。” “竹子可是全身是宝。”方默南点头道。 方妈请抿了一口茶水又道“楠竹是生长最快,材质最好,用途最多,经济价值最大。种植面积最大的竹种,楠竹生长快,适应性强。恢复一棵60英尺高的树木需要60年的时间,而一棵60英尺的楠竹只需59天即可再生,楠竹大面积的种植推广能保持水土流失,调节局部小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并且成林时间较木材而言大为缩短。” “这竹笋可以吃,竹子的材质坚韧,富弹性,大量用于建筑、农用、家具制作和生活用品等。鞭、根、蔸、枝、箨等具有极高的工艺 加工价值。其中之一就是作为装修材料,制成楠竹家具。”方妈说起来是头头是道。 “老妈。没少下功夫啊!”方默南调皮地眨眨眼调侃道。 “呵呵…不瞒你们说,点子是你爸想的,我只不过帮忙找了找资料。”方妈嘿嘿一笑道“不过现在还不能,这是长远发展计划,现在嘛!一是摸底,二是有些地方得封山育林,修补这几年因竹林的大量采伐导致的环境破坏,所以现在得找寻新的出路。”话落方妈的眉头紧皱了起来。 “不能砍伐竹子,不是还有竹笋的嘛!尤其是冬笋营养价值最高的,冬笋是立秋前后由楠竹的地下茎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因尚末出土,笋质幼嫩,是一道人们十分喜欢吃的菜肴。采挖冬笋影响竹子繁殖,但合理采挖不仅可以保证竹子正常生长,也可以增加经济收入,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默南摩挲着杯沿道“当然深加工,附加值才大。” “也可以在温泉上做做文章吗?我看这里的地热资源很丰富啊!”方默南食指轻搓着下巴道“这里曾经是日占区,那么应该保留有日式建筑或者温泉,而且今年国家不是要实行双休日嘛!完全可以在假日经济上做文章,这里地处三省交界,位置是得天独厚啊!”“三省交界,最容易成为三不管的地带。”姥姥一语中的地说道。 “妈说的是,三不管地带的治安问题可真让人头疼,我查阅了档案,六七十年代,三省毗邻地区曾发生过村民为边界、水事等矛盾纠纷争吵甚至械斗。为了争到地盘,当时三省交界的群众发生了规模最大的一次械斗,参与人数超过3000人,最终造成3人死亡20多人受伤的严重后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