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悠哉人生_第970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70章 (第2/5页)

去了。

    会议最后,老丁对如何落实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对大家作了明确的分工,随后立即分头去执行。

    第二个方面是建议指挥部领导立即组织召开一次三级干部会议。会议的内容:一是讲工地当前形势,动员奋战60天,提前、全面完成隔堤堤坝工程的施工任务。二是在会上交流解决当前困难的做法或经验,不需长篇大论,而是一事一议。

    “姆妈,休一个月假,在家过年。”家兴答道。

    jiejie刚才听mama的口气,是很想儿子回上海的,所以在吃晚饭时她就说了家兴刚才说的三个去向。mama一听非常爽快地表示,这个兵已经当了足足二十年“精忠报国”也算是报过了,就回来算了。不过她不明白这复员是什么意思,家兴把解放军干部离开部队,国家有两种处理规定。一种是转业回到地方,原来什么级别都保留着,还是当干部,工资稍微少掉一点;另一种是复员,原来的工资级别全没有了,到地方做工人。要是这次回来,国家统一规定全部按复员处理,但复员安置费比转业费要高出四、五倍。如果要等转业,什么时间就不知道了。再说干部转业,是全国统一分配不一定就能回到上海。

    “家兴,周红梅前些日子来过几次,同你那三团的孔政委一起来的,说起部队这次有一部分干部要处理,组织上也征求了他的意见,也是三种去向:继续留部队,或者到地方武装,或者复员。据说老孔选择了复员,因为他爱人在上海,可以照顾复员到上海安置。但是复员是到地方当工人,老孔夫妻俩都接受了。就是不知道你是个什么情况,刚才我们正在楼上合计这件事呢。我们最后意见已经统一了,你能复员回来也就算了,做工人就工人,总比长期分居两地要好。”锦绣的爸爸说话了,交待了全家人的思想底线。

    说到张荣,锦绣又把面孔挂了下来,说:“他来干什么,叫你们重新去参军当兵?”

    “我想是这样,对李组长刚才说的工作意见,大家可以讨论一下,有修改和补充都可以,如果要想一想后再补充的也行。现在可以原则上先通过,边执行边充实。请大家敞开思想说吧。”老丁说过后,大家的发言非常热烈。

    天气马上要冷下来怎么办?

    “jiejie,我是回来过年的,由于是刚从水利工地回到扬州,就决定休假回上海,来不及写信了。”

    还是外婆想缓和一下这夫妻两人之间紧张的气氛,说:“锦绣也快四十的人了,还是那么任性,脾气一点不改想发就发。家兴刚到家就不能说几句好听一点的话吗。家兴,晚饭吃了吗?”

    家兴一听是女儿小燕的声音,就大声回答说:“是爸爸!”

    全家就家兴马上复员回上海完全统一了思想。

    家兴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先回到扬州向部队领导销了差。接着就回上海休假,假期是一个月。至于下一步他个人人生的棋子究竟怎么着法,他先到了陈慧家想听听两位老师的意见:是回野战军原部队,还是留在地方部队,或者复员回上海。

    好像点了一把火,讨论开始热烈起来了。有人就说,现在工地上原来各单位放在这里的“走资派”、“修正主义分子”陆续都解放了、走了,只有那个我们地区的第二号“走资派”、原来的扬州地委陈副书记还没有解放,但是批他已经批得疲塌了。批判他始终是那么几句话,他回答的也是老一套。“我有罪,我有错误,我向**请罪,向同志们认错,请同志们批判,我一定接受教育!”你问他有什么罪,错在哪里,他就说:“正在想,还没有想好。”

    接着家兴打起背包,到了水利工地上。一到工地现场,指挥部的汪总指挥马上对家兴的来到表示欢迎,还简单地把工程的情况、进度,当前紧迫要解决的问题作了介绍。现在主要问题是工程的土方量,虽然已经完成百分之八十,但接下来天气渐渐地冷了,这堤坝快要结顶,民工们挑土爬的坡度越来越大更加费劲,取土的距离越来越远,想在两个月内完工有一定的困难。家兴也向汪总介绍了自己工作的简历。汪总把政工组的副组长丁德贵叫来相互认识了一下。然后,家兴到政工组同全组同志见了面。

    “不对,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家兴纠正着说。

    家兴吃好晚饭洗了把脸,把一路上买的各地特产分为三份。一份留在家里,一份是给君兰的,一份舀到锦绣那里。他把舀到锦绣那里的一份带着就走出家门,到马路上跳上一辆三轮车直往锦绣家而去。

    “有好吃的、也有好用的。你看这里有一大堆东西哩!”

    大部分同志认为这个计划实事求是、符合实际、踏踏实实、切实可行,也有的谈了些补充的意见。

    “这就行,具体问题回来后慢慢解决,你不要有思想顾虑,我会配合你,绝对不会给你出难题。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天无绝人之路。李家兴,我谷锦绣不是讲过了,你回来就是去马路上擦皮鞋,我锦绣不会有半句冤言。”

    正好红梅和孔文都在家,这四个人见了面,自然非常开心。孔文、红梅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大儿子思南和爱国同年,十三岁;第二个是女儿,叫思英,九岁,都已经上学了。

    “我知道你是有着抱负的,还有着美丽的梦想。家兴,复员回来吧,一切顺其自然。”外太婆最后作了这番谈话的总结。

    爱芬就问:“你们这是干什么?”

    “这也没有什么错,这叫什么来,叫讨鸡随鸡-----”锦绣也开着玩笑地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