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第1/2页)
第十三章 回西路山中已十来日,元宵刚过,年也算过完了。 一早孙大娘又让孩子们送来新鲜大白菜和萝卜,霍清若在替孙青扎针灸药时,孙红也没闲着,拿着扫帚屋里屋外帮忙打扫。 瞧完病,霍清若唤小姐弟俩过去净手,请他们喝煮得软烂绵滑的红豆甜汤,汤中各浮着两大颗芝麻馅的白团儿元宵,是她自个儿摸索着、胡乱捣腾出来的,因年初一就随丈夫回来,来不及向大寨女人们请教包馅元宵的传统做法。 瞧两孩子吃得津津有味,咬着有点嚼劲的白团皮,甜汤追加再追加,整锅都快见底了,她心上笼罩十多日的阴霾多少淡去些。 之后,孙红跟她一块儿收拾锅碗进灶房,出来要唤弟弟回家时,就见在前院玩雪的孙青“啪——”一声摔倒在雪地上,五体投地趴在一双大黑靴面前。 男孩抬起头,盯住那双对他而言巨大到不象话的黑靴,再沿着套在靴中的两条长腿往上瞧,看到魁梧高大的男人正面无表情俯视他。 孙红很喜欢竹篱笆家屋的女主人,像温柔大jiejie似,教懂她好多事,笑起来总要人心定,但对不苟言笑且拳头如钵大的男主人,却颇有忌惮。 一时间,她只晓得定住脚步,愣愣看着。 霍清若离开灶间回到前屋,入眼的就是这幕你看我、我看他的“静止”景象。 高大的男主人动了,长臂一探,五指抓住男孩背心,拎小猫、狗崽般提起孩子,再轻轻放落地。 孙青两腿稳稳站住,小脸依旧保持仰望。 男主人顿了顿,手臂再次探去,胡乱拨掉孩子头上、脸上的细雪。 小脸蛋对他怯怯露笑。 这时孙红终于回神,紧紧张张唤了弟弟一声,边小跑过去。 小小姑娘略僵硬地朝男主人福身行礼,接着回眸见到倚门而立的女主人,她咧嘴笑开,还挥了挥手,这才牵起弟弟的手走出竹篱围。 旁人待他与对待妻子,总是两张截然不同的表情,孟冶早已习惯。 但妻子对待旁人跟他若也两张面孔,那…当真…难熬。 这不,小姐弟刚走,她唇角浅笑便收了,挽着小篮子就要出门。 “去哪里?”在她走过他身边时,禁不住问。 “到药圃而已。”几味药藏在深雪底下护鲜,便如农家将大白菜和青首萝卜掩在厚厚雪层下保存是一样的理。答话时,她双目直视前方,并未看他。 孟冶碰了一个软钉子,下头就没话了,呆杵在原地。 想起他方才对待男孩的模样,霍清若心不由得一软,遂淡淡问… “孟爷今日都会待在打铁棚那儿吗?”孟冶一怔,内心一喜一郁闷,喜的是妻子愿开口多说点话,郁闷的是她称他“孟爷”而非“冶哥”,明摆着气还没消。 他摇摇头。“三把锄头全加生铁打上,打铁棚那儿我已收拾好了…午后会进山里多砍些柴,山中冬天长,薪柴得多备些。你——” “嗯。我知道了。孟爷的午饭备在屋内桌上。”抛下话,她拾步往外而去。 被干晾在原地,孟冶张嘴欲唤,却艰涩得难以唤出。 直到妻子身影消失在山径的那一头,他才重重抹了把脸,拖着无比沉重的脚步回到屋里。 方桌上有三菜一汤,份量足够,且菜都是热的,盛汤的陶锅还搁在小火炉上冒白烟,装米饭的陶瓮则收在保温用的厚布罩内。 这些天,妻子给他脸色看,明里、暗里喂他不少排头,但一日三餐偶尔外加夜宵则从未苛待过他,依旧热饭热菜热呼呼的汤,只是她不再餐餐陪他一块儿用。 心里顿时既苦又甜、既酸又软,都分不清是何滋味。 孟回与他的恩怨,还没想好如何开口,最终是要说的,但容他再斟酌。 脱下薄袄子搁在椅上,他坐下添饭,刚挖两口就听到外头有动静。 以为妻子去而复返,待凝神再听,不是!并非那再熟悉不过的脚步声! 放下碗筷,他悄而无声挨近窗边,透过窗棂静觑。 从他听到声音,又过了几个呼息,来人才出现在他眼界里。 一抹颀长清影从山径那一头缓缓步近,当对方踏进竹篱围内的同时,孟冶已从窗后现身,目光如炬。 “有事?”对峙片刻,他沈静吐语。 “无事,就登不得阁下的三宝殿吗?”孟回似有若无扬笑。 拿着小铲在药圃里东翻翻、西挖挖,也不是真要采药,只觉现下的她还没法子太心平气和与丈夫说话,既是如此,当避开为好。 至于入夜上榻,反正是睡在一块儿罢了,用不着言语,即便她有几夜确实失眠,亦能静蜷不动假装入睡。 这场战事,到底该如何收场?她苦恼。 要她摸摸鼻子、放软认了,自个儿心里不依。 若然想等到孟冶主动坦然,又不知得等到何年何月? 心疼也气恼,怀此般心绪已十多日,想要他多吃些苦头却又舍不得。矛盾。 在药圃里摸了将近半个时辰,她挽着空空如也的小竹篮返家。 八成…不,九成九…不!是十足真金,再如何思绪乱转,她绝都不会想到自家朴素洁净的小厅里,会出现那样一号人物…孟氏佳郎。 孟回。 他在隆冬里袭着一身藏青色裘袍,直溜溜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