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4页)
第一章 靖难之变历经数年之后,燕王朱棣终于破南京,取得天子之位,改立年号为永乐。 自其当政以来,为中国带来了另一个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甚至促进了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 当此时期,洛阳城——一个中原数一数二的繁华大城,商家处处,人声鼎沸,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繁盛景象。举凡江南地方产的茶、高山雪原的珍奇药材、北方的牲畜、煤炭,以及产自各地的铁器、瓷器、玉帛绵绣等,甚至还有从世界各国引进的商品,如南洋珍珠、朝鲜墨、日本扇及阿拉伯香料,在此皆是应有尽有、买卖热络,商业发展呈现空前的盛况。 洛阳城里富商聚集、人文荟萃,然而,若真要让人竖起大拇指、望尘莫及的,恐怕只有一人,是谁呢?洛阳城内,随便一个路人都会斩钉截铁的回答:“是城中的长孙员外!” 长孙家世代经商,以银楼、丝绸致富,旗下的产业更拓展至水运、绣坊、药行、珠宝…只要能赚钱的行业几乎都有,整个洛阳城靠长孙家吃饭的人可以说多不胜数。 长孙员外从商数十多年来,始终秉持着诚信不欺的态度,虽然长孙家拥有众多赚钱的行业,却不曾趁势哄抬价格。 长孙员外能成为洛阳首富不是没有原因的,最难得的是,在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中,他仍不忘广布善心,对人总是宽厚慈悲、济贫扶困,若有天灾降临,还会慷慨解囊救济灾民。也因此,城中百姓人人莫不对长孙员外敬爱有加,名流巨贾以能出入长孙家为荣,甚至那些达官贵人,也愿以朋友相称。 许是长孙员外广结善缘、福泽广被,以至于能得上天厚爱,不仅妻贤子孝,并已在五十开外之龄,便已子孙满堂。 子孙个个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并已都拥有精明的商业头脑,齐力将长孙家的名下产业管理得井井有条、欣欣向荣。 若说长孙员外还有什么遗憾,那便是十二个宝贝孙子至今仍无人娶妻生子,给他添个曾孙子抱抱。 不过,他这个愿望也即将在他六十岁大寿之日实现,因为他早为他那十二位孙子找好了对象,就等着他们将各自的对象带回来做他的孙媳妇,他的孙子们个个对他孝顺敬爱有加,自是不忍违逆。况且他还以此作为自已六十大寿的贺礼要求,他的孙子们再怎么不愿意也只能认了。 此刻,长孙府邸东边院落的翰宇轩里,一道颀长俊挺的身影正坐在花厅里的青龙椅上蹙眉沉思,几案上搁着一幅微微摊开的画卷,隐隐约约可见其上绘有一名容貌姣美出色的娇俏女子。 “哎呀!我说长孙兄,什么事情困扰了你,让你原本已经够严肃的脸孔又黯又沉,绷得像什么似的,不妨说出来给小弟听听。”一道低沉宏亮的声音由门口传来,与声音同时出现的是一个身着白衫、神态斯文优雅的俊美男子。 白衣男子径自在几案旁坐下,脸上含笑,澄澈的黑眸中闪现几许戏谑的星芒,他挑起一道浓眉,好整以暇地等待着对方的回答,仿佛是已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本蹙眉沉思的男子,听见他的声音,浓眉蹙得更紧了。 他抬起头来扫视白衣男子一眼,只见他一双剑眉浓似蘸墨,眼瞳漆黑若子夜,深邃不可测,棱角分明的性格脸庞,一身结实昂藏的体魄,浑身上下散发一股凛冽含威的严肃气息。 他就是长孙员外排行第三的孙子——长孙桀,负责长孙家布行、绣坊的管理与营运。 今年二十四岁的他,年纪虽轻,却是一个沉稳内敛、严肃寡言之人,由于早年便已跟着长孙员外学习经商之道,让他拥有丰富的资历,精明果断的程度比起长孙员外的生意手腕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根本是明知故问!长孙家只要有一丁点风吹草动,第一个知道的人非你莫属。”长孙桀挑起眉斜睨了白衣男子一眼“为什么我总觉得你嘴角噙着的是看好戏的笑意,而不是真关心我来着?”他的口气慵懒,又带着一丝无可奈何。 到底,他仍是逃不过被爷爷逼婚的命运。 那白衣男子——柳智谦爽朗一笑,假意拱手道:“岂敢岂敢!长孙家可是我柳家的衣食父母,除了巴结奉承外,什么冒犯的话可不敢多说一句。” 这柳家的老爷身为长孙家布庄的总管,掌理布庄一切大小琐事,其子柳智谦乃一介文人,喜诗书,好礼乐,因协助其父管理布庄而认识了长孙桀,二人进而成为莫逆之交。 “这个时候你就别再消遣我了!”淡淡地扫了柳智谦一眼,长孙桀徐徐叹了一口气,没想到他的终身大事居然就这么被定下。 其实他并不反对结婚,也很愿意遵照爷爷的意思早日安定下来,只不过,他不想随便找个女子,草草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他理想中的妻该是温婉娴淑、娇柔可人又善解人意的,以丈夫为天,全心地将自己奉献给他。 至今他仍未找到一个合他意的女子,但没想到爷爷已经等不及了,竟交给他一幅画像,声称画中的女子便是他今生的良配,嘱他务必得在他六十大寿之前将她带回,让她成为他的孙媳妇,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别这么闷闷不乐的,我想依长孙老太爷过人的眼光,他为你选的媳妇一定是个温柔可人的大美人。”柳智谦认真的道。眼角余光瞥及几案上的画卷,随即拿起来展开观看—— “这画中女子便是长孙老太爷为你挑选的妻子?” 长孙桀朝他微撇唇角,点点头。 柳智谦倏地挑高浓眉,一脸怪异地瞅向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